1月6日訊(記者楊奇霖)1月6日,記者從太鋼集團獲悉,太鋼集團2016年實現利潤12.9億元,新產品的市場貢獻率達70%以上,不銹鋼出口同比增長4.72%。
1月3日,太鋼營銷部康俊芝接通了德國一家著名制管企業的電話,仔細核對著出口產品的信息。這是太鋼雙相不銹鋼繼取得挪威國家石油標準NORSOK M-650特材認證之后,首次以材料形式批量進入歐洲高端市場,用于國際石化項目。
去年,太鋼集團去年相繼推出10余種打破國外壟斷的高端新產品。2016年在鋼產量基本持平的情況下,太鋼實現利潤12.9億元。
從生產材料到生產“標準”
2016年11月中旬,由太鋼主持起草的新版不銹鋼三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,新標準涵蓋了國內近七成不銹鋼產量。這標志著太鋼加速從生產鋼鐵材料向生產標準的轉變。
太鋼不銹技術總監李建民表示,“一項新標準的出臺就意味著產業的一次升級。說到底,標準就是實力的體現,標準就是影響力和引領力,誰掌握了標準,誰就占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?!?/p>
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
另外,太鋼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,進軍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域,組成產銷研團隊,研發出新能源高端乘用車驅動電機用新型硅鋼材料,2016年11月份實現批量生產,已經供貨國內知名汽車廠家。
“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,對制造材料的性能、板形有極高的要求。過去,這些材料全部依靠進口?,F在,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與同類進口產品水平相當,且具有更顯著的節能高效特性。”太鋼不銹冷軋硅鋼廠總工程師張文康說。
太鋼從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的轉變正在換擋提速,除硅鋼產品市場銷售增長20.6%外,汽車排氣系統用不銹鋼、罐箱行業用不銹鋼、雙相不銹鋼、超純鐵素體不銹鋼、核電用不銹鋼、取向硅鋼分別比2015年增長36.7%、76%、200%、35.4%、51.3%和107%。據了解,2016年太鋼新產品的市場貢獻率達70%以上。
(信息來源于網絡)
免責聲明:本公司網站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公司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